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存款冲量”“代推指标”已成灰色产业链 一些银行员工网购冲业绩

“月底价格已出,可预定,欢迎咨询。”广东某股份行职工灵灵(化名)在季末业绩冲刺阶段,收到了一家推广中介的消息。今年以来,她发现网上开始出现一些主打“存款冲量”“代推指标”的网上店铺,只需要支付相应中介费用,就能短时间内完成存款量、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量、信用卡开卡量等多类银行业绩指标。


(资料图片)

事实上,灵灵的经历并非个例。近期以来,在社交平台、网购平台上一批帮银行员工完成指标的“推广中介”兴起。他们游走于银行、客户、员工间,熟练链接资金,协助完成各类指标,寻求其中套利机会,部分店铺销售指标的商品订单量可达到4万以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员工选择通过网购,完成名目繁多的业绩指标。

“推广中介”兴起,有网店单品月销超4万件

灵灵是在某社交平台上发现这类推广中介的。在一次发布与银行相关的动态后,评论区有人提到,可以帮助灵灵代完成指标,并称也开设有线上网店。

记者按照灵灵的提示,在某线上购物平台上以“存款冲量”“银行指标”“银行推广”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到大量相关商品。其中许多商品月销售量表现亮眼,最高的是某银行软件注册代办业务,月销量在4万件以上。

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销量不一定真实反映购买人数,商家会通过低价、多件的售卖方式拉高销量。例如客户本来需要支付10元,但商家设定产品单价是1元,客户就需要购买10件,销量自然水涨船高。

推广中介是如何帮银行员工完成指标的?记者与多位推广中介沟通后发现,虽然指标售卖的价格、渠道各有差异,但流程基本一致。在各类网购平台上,指标商品会进行标价,但通常为“虚价”。购买者需要直接与店铺客服沟通,在明确所在银行、所需指标量、完成时间后,客服才会更新实时报价。支付相应的费用后,客服会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供完成凭证给购买者。

其中,客服的报价多根据指标完成的难易程度、时限、地区、所在银行性质等多重因素决定。

“开户指标通常会根据难易程度收费。”一名店主阿金(化名)告诉记者,例如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难度较高,且每家银行只能开户1次,因此价格通常较高。而数字人民币注册、信用卡开户等业务因为难度低,价格也相对较低。其中存款冲量业务则较为特殊,一般而言要等到月末最后一周才会更新具体报价。

记者注意到,目前存款指标、个人养老金指标是各个推广网店的热销产品,同时价格浮动也较大。

从存款指标来看,阿金介绍,7月末的资金价格相较于6月末(月末、季末和年中叠加)已有回调,目前大行冲量存款每100万元收取的手续费在400元~600元不等,而上月末这一价格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部分地方银行需要线下开户,则报价更高,冲量存款100万元需要的手续费高达2000元。

而个人养老金账户指标价格在不断水涨船高。“之前是80元/户,最近如果要做,基本已经翻倍,价格在150元/户,而且需要提前预约。”另一名推广店主告诉记者,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愿意注册的群体太小,目前注册后取消流程又较为繁琐,因此愿意接单者较少。

其中,不少推广店主强调,这些指标全是由“真人”代办。阿金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国线下都有地推渠道,可以通过摆摊、赠送礼品等方式进行一线推广。在线上,店铺也同时运营多个派单群,由专人实时完成各类指标任务。

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这类网购店铺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他们熟悉各类银行的指标规则、需求时点,同时积累了庞大的代办客群,以“推广”为名,违规进行各类银行指标代办。

考核重压下银行人被逼网购

上述指标推广、代办模式兴起,与银行目前严格的业绩奖惩机制有关。

每到月末倒数几天,吴卓(化名)每天下班前就会在本子上写下自己今天业绩指标完成的进度,这也是他缓解焦虑的方式之一。

吴卓是某地方城商行的一名柜员,虽然所在网点只有四名柜员,但他们仍然有严格的业绩竞争制度。“一般会对前两名奖励,后两名惩罚。例如某项指标每月第一名奖励500元、第二名奖励300元、第三名扣300元、第四名扣500元。”按照吴卓的计算,也许仅是2~3个开户量的差异,不同柜员的到手收入就能相差1000元。

网购指标虽然价格不菲,但为银行人提供了一种可在短期内躲避处罚或冲击奖励的方式。“算得过账”成为不少银行员工网购指标的直接原因。

据灵灵介绍,在去年二季度业绩冲刺过程中,她因为信用卡新增业绩是倒数第三名被扣1000元、保险、基金等产品购买未破零被扣1000元,合计扣了2000元。

网购指标可以让她最大限度避免惩罚。有一次,离考核结束仅剩3天,但灵灵的存款、养老金账户开户指标都还没有完成。她着急地在某网购平台上询问了4~5家推广门店,最后选择了价格最便宜的一家,存款、养老金账户开户指标代办一共花费680元。“如果当时没有购买指标。按照我的原始业绩,可能要扣1500元甚至更多。”她事后回忆道。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类网购指标本质上属于寻找第三方推广平台获客,属于违规行为。根据《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第25条规定,银行不得允许第三方合作机构在自营网络平台以银行的名义向消费者推介或者销售产品和服务。

此外,银行员工网购指标以完成KPI考核的模式也会对消费者信息安全、银行客户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

《办法》第13条规定,银行应当建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有效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第三方地推人员缺少有效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的机制,银行也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难以有效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此前也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客户质量往往相对比较差,因为单纯通过奖品以及地推拉过来的客户,往往离银行的真正客户有不小差距,这也会导致后续业务发展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现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领域就出现了“开户多,投资少”的情况,实际开户超过了3000多万,但实际投资只有1/3左右,所以客户质量相对是比较差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推荐阅读